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

FERRANDI WEEK 10&11‧香檳與巧克力


這兩週因為主廚休假,安插許多其他行程。首先,我們造訪了香檳產區,到一間與學校有合作關係的香檳酒商Pannier參訪。巴士載著我們穿過香檳鄉間,沿途景緻羨人,美麗如畫。


品飲香檳是鐵定要的,三款香檳,一是brut,二是blanc de blanc,三是blanc de noir (用紅葡萄釀造的白酒),其中以第三款05年blanc de noir香氣最為豐富動人。


我們造訪了古老的酒窖,聽著Pannier公司製作香檳的過程。Pannier公司商標的由來極為有趣,當初在設立酒窖時,意外在石壁上發現描繪一持弓獵人的遠古壁畫,深覺是命運撮合,便以此為商標。



回到學校,我們展開唯一一輪鹹食課程,Montassier主廚帶著我們做各種宴會小點,並在第三天辦了場小酒會。想當初自己是從料理對餐飲發展出興趣,後來遇到巧克力,做甜點手上總不能老是沾有大蒜蔥頭、牛肉豬腸的味道,才慢慢放下料理,轉向甜點。能再次回到專業廚房有點開心,但也再次驗證我沒本事在料理界混下去啊(苦笑)。


曾進入Charcuterie MOF決選的主廚Montassier先生


櫛瓜火腿鹹派


法式披薩


各種宴會冷盤小點


另一班製作的熱食小點


做巧克力這麼久,第一次用大理石調溫法。不同品牌、可可比例、室溫、冷卻速率都必須重新適應,很有趣的體驗。主廚教大家如何製作各式各樣的灌模巧克力,從最基本的調溫、灌模、調色到擠花、簍空、噴色技巧,算是輕鬆寫意的一週。

與Nau主廚的藝術課也到了尾聲,每個人以「蛋」為發想主題,繪製設計稿並實際操作之。我一開始沒太多想法,只知不想做太具體或複雜的東西,邊做邊想,到最後成了三蛋合一的蛋中蛋中蛋。最後一天組裝時,最外層的蛋體因為結構太脆弱而碎裂,整個大蛋連同裡頭的兩顆小蛋硬生生掉到桌上,所幸最後只碎了外層的四分之一,還是得以驚險地保住作品。


所謂「神來一筆」...


上色完成貌

經過兩個禮拜的準備,以及一次無比克難、在家自製巧克力的經驗後,我張羅到了大部份的器具、食材,甚至意外地找到一個簡易版的琴線切割器(重點是才22歐元!),總算是擺脫多年「手切甘那許」的窘境。



在家自製的Guanaja原味夾心

接下來要暫時停止吃糕點了。為什麼?因為要減肥嗎?不是的,我必須保持味蕾敏銳度,積極地開始用心品嚐各家巧克力了。我住處十五分鐘路程內擠滿了巴黎一流的巧克力,如Patrick Roger, La Maison du Chocolat, Pierre Marcolini, Pierre Hermé, Jean-Charles Rochoux, Christian Constant....這還不是全部。要全部認真研究完,必須非常努力才行。(我房間還有隨時庫存著將近一公斤、各家不同單品產地巧克力...不時用來訓練味蕾。)

當市面上漸漸開始出現法國草莓、櫻桃、水蜜桃這些水果時,季節已悄悄從春天進入孟夏。希望我的巧克力也能在這繁花盛開的季節綻放出不同於以往的美味,努力之,努力之。

6 則留言:

  1. 那個切割器...台灣有賣嗎???(大小大概多大啊?)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在台灣沒有看過類似的東西,它不大,大約30*20cm而已。

      刪除
  2. 我是這1,2星期才看到你的「巧克力&美食‧畬樂天地」,有人提到「我看過巧克力師傅調溫的過程....我的媽呀那個詭異的平台和刮刀和酷炫的手法,也太困難了吧....哈哈哈哈哈,有點像冰淇淋說」,你則回答「你看到的那種技法其實在現代已不受用,充其量只是一種表演而已~ 一則不衛生,二則有機器代勞(當量夠大時),三則有更方便的作法。」,那你有沒有質疑你的老師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依然是維持一樣論點,不衛生及有更方便的做法。

      不衛生是因為接觸巧克力的大理石平臺,巧克力又不像麵包、蛋糕還會經過火爐烘烤殺菌,就算噴消菌劑、清理檯面,經過長年使用,依然是衛生疑慮;相較之下,別的調溫法可以直接在容器中操作,過程不需接觸其他東西,絕對是衛生許多。

      我能理解為何師傅要求我們做調溫,因為事實上,對於初次接觸巧克力的小班教學,如果不用石桌法調溫,大家根本無法理解調溫原理。他也說法國業界其實是不允許使用石桌調溫法(正是衛生因素),都使用機器或者其他方式。

      刪除
  3. 謝謝回答。也謝謝你「巧克力&美食‧畬樂天地」提供對於巧克力正確的資訊。
    看你對自己的巧克力這麼有自信,很可惜沒機會品嚐到。
    以前我學烘焙,曾有老師說,現在的年輕師傅要出頭大概只能靠比賽了,所以你如以後想回台發展,也許可以考慮參加比賽,得到名次就會變成台灣之光,就會有一堆人蜂擁而至,也許大部份的人只是盲目跟風,但最後總會找到一些知音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不足掛齒。分享資訊,利人利己,當然要做了。

      我這幾年都一直用很隱性的方式推廣巧克力,寫部落格而已。但最後發現,真的也不少人因此去學習、認識巧克力,心中也是小小感動。接下來計畫出巧克力專書(不是那種食譜+無內容文),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巧克力。

      比賽確實是好方法,但個人實力、運氣都很重要,獎也不是說得就得(笑)。我希望能在法國繼續磨練個幾年,之後看看發展得如何,說不定挑戰在這兒先開店呢。台灣市場太吃行銷,若沒有將實力、資本、行銷所有條件一次聚集到位,會做得辛苦。我現在要做的,就是先把自己練好,讓自己有個貨真價實的故事可以行銷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