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
法式甜點是一種態度


走在地鐵中,街頭藝人手風琴的樂音,帶著些許悲傷、老舊的氣息,迴盪在陰冷的地道裡,像是從兒時夢中甦醒的妖精,似曾相似,又好遠好遠。火車磨擦鐵軌,發出淒冷含蓄的絲絲尖叫,生疏地停下,彷彿是它第一次載客。我看著旅人一個一個上車,每個人顯然都有自己的目的地。

我來到法國也有目的,那就是一窺法式甜點的奧義。基於某種近乎偏執的崇敬心態,我在台灣沒有深刻接觸烘焙,我只用品嚐的方式,企圖從為數不少的法式甜點店抓住法國的影子。但大多時候,當我嚐完,心中滿是疑惑與不解。那些甜點始終無法說服我,讓我信服這就是法式甜點應有的面貌。心裡深處有個聲音告訴我:「不對」。

來到法國後,身兼烘焙學生、嗜甜狂徒兩種身份,自然有許多製作、品嚐甜點的機會。沒花太多的時間,我便有此體悟─在法國,甜點不只是滿足人們嗜甜慾望的美好想像,它更是一種態度,反映製作者、消費者對於土地、人們與生活的態度。 



巴黎有著數不清,販賣各式糕點、麵包、冰淇淋、糖果及巧克力的店面。走在路上,大街小巷、九彎十八拐的任何一處都有一家這樣的店,櫥窗裡的美麗展示隨著四季節慶而不斷變換,讓忙碌的人們駐足,玻璃倒映裡是因甜點而混濁、失去理性的雙眼。在甜點面前,任何人都像個小孩,癡癡地望著它傻笑。 


這裡雲集世上最具才華、創造力的一群甜點職人,有些人背負著世代傳承的榮耀;有的人則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鋒芒畢露。有人走遍世界,尋找食材、靈感;有人則是堅守故鄉,使用當地素材、生命故事製作甜點。無論如何,他們共同的特徵是以下─有著超乎常人的精準味覺、豐富的想像與創造力,以及對甜點無可匹敵的熱情。

《甜點天才Pierre Hermé創造的風味組合玫瑰荔枝Ispahan已儼然成經典》 


我起初很疑惑法國何以有如此多且優秀的甜點職人,除了豐厚的傳統、先天優良的食材外,究竟還有什麼因素?當某日傍晚走到甜點店,看到外頭滿街人龍,闔家老小、情侶、朋友、獨自一人,人人都在排隊買甜點時,我才驚覺這裡的人們不把甜點當成貴婦午茶的配角,而是生活的必要養分。我看見一位母親和連話都講不清楚的孩子討論吃什麼甜點,小孩卻流利地答出:「Millefeuille!」(顯然這小傢伙並非首次領教千層派的美味...)平常只要天氣好,就可以在公園看到人們帶著甜點野餐。有一回,身旁路人因等人等得不耐煩,就走進糕點舖買了一個草莓塔,用餐巾紙抓著吃得津津有味,深鎖的眉宇在咬下瞬間化為雀躍的飛鳥。
 

《馬卡龍小巧、易攜帶,是野餐的好夥伴》 


法式甜點是一種態度,一種生活態度。職人選擇灌注多少心力、使用何種食材(並連帶考慮食材之於環境、人道的影響)、如何呈現甜點味道及外貌、如何表達自己心中執念;消費者選擇自己欣賞的職人、與誰分享、在哪分享及為何分享甜點。甜點有時像聖代上的櫻桃,為美好生活畫龍點睛;而彼時,它可以將生活的苦悶陰霾一掃而去。

《論提振人心,哪樣甜點勝得過巧克力呢?》 

現在,每當我在學校製作甜點遭遇挫折時,我都會想起甜點對法國人的意義。能帶來歡樂的事物不應源於悲傷、憤怒,唯有認真享受製作的每一刻,方能做出動人的甜點。我看著這裡的職人、百姓、食材、天地,畫出完美的圓,不禁稱羨。或許地球另外一端也存在擁有部分相同條件的國度,但拼出的形狀卻不是如此。 


我乘著巴黎的環狀地鐵繞啊繞啊,恣意讓自己浸淫在甜美的午後陽光中。走在街上,手中不時出現一樣新甜點,我始終不知道它們從何出現。每次回想,只記得自己最後駐足甜點店門口,之後便失憶了。

4 則留言:

  1. 法式甜點和料理 . 之所以可以成為翹楚 . 我想都是因為"對"的態度 ..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當然,歷史淵源是很大關鍵。但縱使到了現今,他們依然是箇中好手,與追求完美的態度脫不了關係。

      刪除
  2. 鄭先生您好!我是您部落格跟粉絲團的粉絲之一
    我非常欣賞你的文筆及攝影(當然還有做甜品的技術!)
    尤其是對此篇第一張的照片更是情有獨鍾
    希望能拿來當專輯封面(非營利)
    因為第一次做出專輯成品希望能讓它完成度看起來高一點
    就缺一張好看的封面 如您同意我會註明來源
    最後祝您的技術日益精湛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聯絡信箱: c.13lood*gmail.com (*→@)

      刪除